假如有人問:什么是幸福?這個問題可能會有很多種答案,但是無論哪種答案,都脫離不了“安全”二字。沒有安全,就沒有職工家庭的美好生活;沒有安全,就沒有企業的經濟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社會的長遠發展。安全,是最大的幸福。
我所在的工作單位,是安全事故高發的鐵路施工行業。雖然不是安質人員,但我也從新聞中,從公司的安全通報中,從參加的每一場安全培訓中,聽聞和了解到了不少安全事故,樁樁件件的,都是血與淚的教訓。究其原因,無外乎是該執行的規程不執行,該落實的制度不落實,員工對安全生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也就是說,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在于責任意識的淡薄。少部分員工只圖省事,存有僥幸心理,就給了事故發生的可乘之機。
曾看過一個安全微電影,名叫《一念》,感觸很深,至今難以忘懷。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大偉,他是廠里的優秀員工、廠經理的得力干將、廠學徒的榜樣師傅。他平日里工作認真負責,從未有過紕漏,廠里每年僅有的3個安全生產標兵名額,他憑實力連年獲得。辛苦的付出,終有回報,經過他本人的勤奮努力,已在工作的城市買了房,安了家,有慈祥的母親,賢惠的妻子,而且他的第一個孩子也即將出生,他很快就要當爸爸了,幸福生活的畫卷正在他的面前徐徐展開。然而,美好的生活卻因他的一念之差戛然而止。不幸,發生在他進行污水池清理作業的過程中,因為之前檢查的所有污水池都沒有問題,他就在清理最后一個污水池時,心生僥幸,不聽徒弟勸告,在未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未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的情況下,就進入污水池,最后中毒身亡。美好的未來,瞬間化為泡影,取而代之的,是他自己生命的終結。他的妻子聽到噩耗暈倒流產,母親臥病不起,徒弟備受自責,廠經理被辭退,企業被行政處罰并停業整改。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念生,一念滅,全在一念之間,他在進入污水池的最后一念是“僥幸”,換來的也終將是惡果。
每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在剛才所分享的影片故事中,主人公大偉的不幸,也充滿著諸多偶然:要不是那天突然接到妻子腹痛的電話,著急回家;要不是他礙于情面,委托給徒弟后,又折返回來;要不是前面排查的所有污水池都沒有問題,甚至要是他不去慶功宴上吃那頓飯,不在宴會后答應經理清理污水池的請求,又怎會出事呢?是啊,當事故降臨的時候,我們往往認為這實在太巧合、太偶然、也太冤枉,這并不是我們的錯,只是運氣不好。但是,我們是否想過,“偶然”只是誘因,“偶然”的背后一定隱藏著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識淡薄、按章操作觀念不強等必然因素。而僥幸的心理,使事故由偶然變成了必然,使本可以避免的災禍變得避無可避。
我們鐵路施工行業,每一個生產崗位都有完備的安全規程,而且,幾乎每一條規程的背后,都有慘痛的教訓??杀氖?,我們可愛的工友,卻常常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將那些出于對員工生命安全負責,充滿關心與愛護的規章視若無睹,把制度當作“麻煩”置之腦后。例如,有的機車司機在行車時不注意瞭望;有的軌道車司機不核對調度命令,不認真執行呼喚應答制度,臆測行車;有的司機在大坡度工程線路上停車時,不做足必要的防溜措施,導致溜車。更有甚者,明明自身存在長期性、習慣性的違章行為,卻對安監人員的監督檢查和違章處罰牢騷滿腹,抵觸反感。誠然,并不是每一次違章都會被發現,也并不是每一次違章都會釀成事故,但若麻痹大意,老拿著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冒險,誰又能保證一直好運呢?而在事故之后,又怎能簡單地把事故的原因歸罪到“偶然”二字呢?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寶貴的。同時,人生天地間,我們生命又都不僅僅屬于自己,還會天然地聯系著他人,尤其是自己的親人。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讓我們從心底對安全肅然起敬,改掉所有的不良習慣,拒絕“三違”作業,摒棄害人的僥幸心理,從他人逼迫著講安全,到自己主動學習各項安全條例、自覺遵守各項安全制度、自覺按章作業,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真正做到“高高興興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來”。只有平安一生,幸福才能長存。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
上一條:美好新征程,奮斗有我
下一條:偉大的母親,一生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