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分公司,坐落于巢湖之濱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美譽的大湖名城——安徽·合肥。隸屬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標桿企業中鐵四局。持有鐵路、公路、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4項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鐵道、公路、建筑、市政、巖土、測繪、園林7項行業甲級資質,是全國建筑行業為數不多、安徽省首家“四特七甲”施工企業。同時,公司還擁有國外工程承包資質和對外經營權。公司以鐵路軌道、鐵路運輸為核心,秉承“誠信為本、互惠共贏”的經營理念,現主營“鐵路鋪架、城市軌道、鐵路運輸、相關多元”四大業務板塊,形成主業突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
公司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成立的華北鐵路工程局詹東線新建鐵路運輸總段,1972年正式組建交四鐵局新線管理處,1977年改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新線鐵路運輸處,1998年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運輸工程處,2000年改制為中鐵四局集團第八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再次更名為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分公司。 公司現有正式職工2104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才1113人,具有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人才926人,同時具有工程師和技師以上資格的“雙師型”復合人才62人,一級注冊建造師11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全國技術能手、中國施工企業協會功勛工匠1人,特級技師21人,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1人,合肥市第二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安徽省金牌職工1人。公司成立“全國勞模翟長青創新工作室”“中國長三角地區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安徽省軌道技術及配套設備研發工程研究中心”“中國中鐵勞模(專家型職工)創新工作室”“裴玉虎機電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機構,力爭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鐵路施工行業發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公司累計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60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8項,協會等其他級別科技進步獎40項;完成省部級工法35項,企業級工法47項;獲知識產權122項;參與編寫標準9項,其中行業標準4項,企業標準2項,其他標準3項;著作1項。 公司保有鋪架運輸施工裝備1406臺套(含機車),總投入17.06億元,裝備動力51.3萬千瓦以上,其中單臺價值在百萬元以上的機械設備218臺?,F已同時具備年鐵路鋪軌3000公里、地鐵鋪軌1000公里、鋪岔1500組、架梁5000孔、運輸能力8000萬噸以上的施工生產能力,以及“車、機、工、電、輛、供、裝卸”一攬子鐵路運輸運營綜合管理能力。
五十多年來,公司先后承建鐵路樞紐、干線、復線、支線、地方鐵路及專用線共100多條,累計鋪軌里程30000余公里,占全國鐵路總里程的19%,其中完成高鐵鋪軌占全國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一,積極探索“制運架”一體化施工模式,成功推進洋呂鐵路啟東制梁場、津濰高鐵濟南聯絡線Ⅰ標遙墻制梁場、滬寧合高鐵合肥樞紐肥東制梁場等項目;參與了北上廣深等40座大中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和維保任務,城軌市場占有率常年穩居行業前列,尤其在2017年、2020年和2022年位居全國第一;累積參與合資(地方)鐵路運營管理任務達4718.5公里,貨物運量8.1億噸。運送旅客1718.7萬人次,曾經臨管的皖贛鐵路,創下鐵四局在一條鐵路臨管里程最長(404公里)和臨管時間最長(10年零2個月)的記錄;參建潘東新城智造園標準化廠房、淮礦全國重點實驗室、北黃公路、濟南平陰軌道板廠、幾內亞馬西鐵路等項目,持續推進市政、房建、公路、制造等領域的多元創新發展。
所參建工程多次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9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9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5項)、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2項)、中國安全管理標準化班組(1項)、AAA 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2項)、全國市政金杯獎以及省部級優質工程獎(76項),省部級安全標準工地(文明工地)和環保示范工地(46項)等榮譽,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公司憑借雄厚的科研實力、先進的施工技術、精良的施工裝備以及輝煌的鋪架運輸業績,在國內同行業始終處于領先水平。 此外,公司還先后榮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優秀企業”“中國中鐵三級企業20強”(8次)等諸多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