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樣子,有時候嫉妒別人,有時候令人羨慕,有時候無比幸福,有時候倍感孤獨,有時候很知足,有時候卻又很貪婪。我們為什么會這樣,難道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張善變的臉?我無從得知,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余華的小說《活著》。
小說里的富貴從抗戰走到建國,曾經是一個驕奢淫逸的富家子弟,放在現在就是個標準的不學無術的“富二”。祖上辛苦打下的資產到了富貴老爹那里敗掉一半,到了富貴這里徹底被他賭博輸光。正應了那句老話,富不過三代。富貴家道中落之后,沒了錢財丟了地產死了爹娘跑了媳婦。你認為這就夠慘了?還不算,后來富貴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跑回家,又相繼死了兒子女兒和女婿。
看過《活著》的人都知道富貴一生活著的理由一直在變,剛開始為了享受而活,之后為了家人,再后來為了亡魂,最后的最后活著變成了沒有理由的事情。富貴顛沛流離,最后孤苦伶仃剩下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是這一切之后富貴并沒有垮下,也沒有因此整日恍惚。不錯,他哭過,爹娘死的時候,妻兒死的時候。但之后,他也并沒有因此而郁郁寡歡。他并不羨慕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相反他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他曾經有個愛他的妻子,孝順的一雙兒女,疼愛自己的爹娘。這一切他都擁有過的,而且無論好與壞它都過去了。富貴最后老來無人陪伴,但他始終相信他有活下去的理由。戰爭年代的槍林彈雨,窮苦的生活讓他苦不堪言,經歷過無數次死里逃生的富貴始終堅信著自己必須要活下去。因為只有活下去才能對得起死去的人,因為只有活下去才能看的到希望。
有位偉人說過:曾經你以為過不去的,現在看來都過去了,雖然我不知道是哪位偉人說的,亦或者根本就是我臆想出來的一句話。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給予我們暫時的苦難,只要我們不被其打倒,最后我們總能看見陽光。
富貴的人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我們也都擁有自己別樣的人生。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但吃飯卻是為了活著。人首先要活著,然后才能去思考自己為什么而活。那么怎么才算得上活過呢。有人說衣食無憂兒孫滿堂;有人說努力奮斗事業有成;有人說家庭美滿健康長壽;有人說娶到白富美嫁給高富帥。不錯,這些都是我們對生活抱有的美好愿望。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但是這些東西說到底還是我們的欲望,那么拋開這些我們所謂的需求之后,我們為什么活著?!看過武林外傳的人都知道呂秀才在勸姬無命時說過:姬無命, 只是一個代號, 你可以叫姬無命, 我也可以叫姬無命, 他們都可以。 把這個代號拿掉之后呢? 你又是誰?
簡單的說,如果說世上的男人都是一個樣,沒有所謂帥與不帥,女人都是一個樣,不區別于美與不美。那么當你選擇配偶的時候你希望對方或者說他(她)應該具有怎樣的特質?答案是一定的,那就是對方擁有最真實的自我。愛上對方不因為長相、不因為金錢、甚至不因為性別,純粹就是一種歡心,一種荷爾蒙之間的相互吸引。長得美的人很多,多金的人很多,看上去很幸福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可是真正心存本真的人就很少了。當一個東西的表面根本沒有比較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就會回到它的本質。虛頭巴腦的東西變得不再重要,本質就會成為我們做出選擇的直接理由。
當比較心漸漸消失,人的認知就會發生變化,你會發現羨慕、嫉妒、怨恨、憤怒、悲傷、痛苦、幸福、快樂這一切無論美好與不美好的都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是你心中的信念、追求和初衷。一切變得純粹之后,你就不會再問自己為什么要活著?諸如此類的愚蠢問題了。因為那時候活著僅僅是你發自內心的一種渴望。一種自然到爆的感覺。為什么活著?不為什么,我本來就應該這樣,就跟喝水吃飯一樣自然。
有一天,當我們不再為欲望而活,爭吵就會消失,我們會變的寡言,嘶吼會變得很傻,沉默會讓我們慢慢變成金子。我們怎樣才算活著?就是現在這樣。 (程勇)
上一條:為了啥
下一條:揚 帆 起 航——向著夢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