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顧名思義生下來活下去。但生下來容易活下去難,就在這個“難”字中又衍發出“生存”。
在這個繁忙的都市里,路上形形色色的行人無一不為了生活,也許是生存。就在這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我們遇到這樣一群人,他們也是為了生存。但是這個“職業”總處在爭議中。
街頭乞討者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群體,如何處理這類人群一直是城市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近期深圳擬出臺方案,將控制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的數量,納入城管考核指標,被網友們解讀成深圳將全面禁止乞討,再一次將這一話題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我拍攝這個照片,是想給大家呈現一個城市邊緣底層人物的生存現狀。圍觀群眾給這類人群扣上的所謂“職業乞討者”的稱呼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職業”,值得我們考量!
在乞討者當中,我比較欣賞那些街頭賣藝的人。他們畢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了別人的認可,獲得施舍也要得其所。我在南京見到一個乞討者,四十來歲,失去雙手,用胳膊夾著粉筆,在街頭寫字賣文。看到他使勁地寫下一個個方塊字,我讀出了一個乞討者的尊嚴與剛毅。這樣的乞討者,在南京街頭何止一個呢?他們本來就很悲慘,地位早已卑微得很,但他們并不悲觀,正在以最后的力量和對生活的希望來維護人的尊嚴。在簡單的交談中我問他有什么愿望。他說,希望自己的孩 子早日上學,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不用再受苦受累。多么樸素的愿望,出自一個流落街頭的乞討者的口中,是多么動人。
在發展經濟、構建繁榮城市的今天,我們不能忽視城市角落里的這一類人群。如何安置好這類人群,如何加強社會保障,如何從源頭上遏制乞討者以及職業乞討者,是政府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袁鵬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