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我陪同財務會計到包頭市的中國建設銀行,順便到項目部包頭站改現場了解一些情況。上午9時從察素齊出發上高速,經過兩個小時下高速,汽車開始在包頭市區的馬路上七拐八繞,讓坐在副駕駛上的我有點找不著方向。說實在的,可能我平時很少坐車外出,根本不記路。這次雖然是第三次到包頭,可還是記不住路怎么走。于是,就和司機聊起應該在那里左拐右拐的,一路聊下來,也只對沿途路況記了個大概兒,最后司機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就是“開車的才記路,坐車的不記路”。
現在想一想,“開車的記路,坐車的不記路”的確不無道理,開車的是司機,如果不記路,能開好車嗎?肯定不能。如果坐車的是領導外出公干,總走冤枉路,不是要誤事嗎?工作不稱職那就準備下崗吧。可以說,司機認路應該是他的基本職業技能,認不認路直接關系到能不能開好車,能不能做一名稱職合格的司機。所以開車的必須要記住路、走對路、開好車。而坐車的是乘客,能不能很好的記住路況似乎無可厚非,因為把著方向盤是司機,線路怎么走,車速跑多快,主動權全在司機掌握,大多數坐在車上的人不關心、不記路,主要是沒有太直接的利害關系。
然而大凡事情都會有它的兩面性。如果坐車的乘客記住了路況,在乘車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司機走錯了路,就可以及時向司機發出提醒,可以少走些彎路,畢竟開車的和坐車的一樣,大家同在一輛汽車上奔向同一個方向,這樣來說,能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也和坐車的多少有些關系了。其實,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在基層項目上,項目管理方方面面如責任成本控制、工程進度及安全質量都有專人負責,那么作為項目員工,是不是較好完成本職工作,就是稱職的員工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勿庸置疑。然而作為多年擔任項目隊支部書記,我認為項目在加強黨建思想工作的過程中,重視加強員工隊伍的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提高員工自覺意識和責任觀念,關心企業發展,同企業和衷共濟,讓一線員工能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時刻將項目施工、安全、質量放在心上,自覺積極投身現場,抓安全、抓質量、抓管理,形成一個領導高度重視、干部認真負責、員工積極參與的項目管理局面,相信對項目各方面工作開展,都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這就不是前文所說的“開車的記路,坐車的不記路”,而是要求我們要實實在在地做到“開車的記路,坐車的也記路”了。(王學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