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轟鳴,顆顆雨珠淅淅瀝瀝地打在了窗戶上,不一會雨滴有加急的趨勢,趕緊收起衣服,關上窗戶。難怪今天沒有聽到夏蟬的嘶鳴,原來秋天到了。
秋天對傷春悲秋的文人來說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但對農家人來說卻是一個充滿驚喜收獲的季節。紅色果實飄香,金色稻浪翻騰,每家每戶院子里擺滿了玉米、黃豆、花生……踩著濕潤的土地沿著小道,總會看見農家人駕駛著裝著滿滿的一車收獲顛顛地消失在地平線,夕陽把他們的笑臉印得更加燦爛。
每年媽媽的同事總會把剛收的糧食送一點來我家,我媽媽最喜歡吃那白白嫩嫩的大蘿卜,洗洗干凈削削皮直接當水果吃了,我嘗過,有點辣辣的,不愿再嘗第二口。媽媽呵呵地笑道:“這在三年災害的時候可是想吃都吃不上的寶貝!”吃不完的蘿卜就會在院子里挖個坑,鋪上沙子埋在地里,想吃的時候再挖出來,這樣就能長時間保存蘿卜的新鮮口感。
讀書的時候放假去同學家玩了幾天,深刻體會到農民的辛勞。我跟著同學的爸爸去地里刨地,鋤頭很重,一下輪過去力度不是輕了就是重了。頂著烈日,汗水沿著頭皮、臉頰、脖頸滴落下來消失在泥土。刨完地還要澆水,當同學把挑著兩個木桶的扁擔放到我的肩膀上時,我打了個趔趄,媽呀!空木桶就這么重,等一會裝上水還不知有多重??!沿著田埂左搖右擺地來到打水的位置,裝滿了水,蹲好馬步深吸一口氣,走!木桶紋絲不動。我憋紅了臉還是無法挑起兩個裝滿水的木桶,同學哈哈一笑,輕而易舉地挑起扁擔,木桶有節奏的輕輕擺動卻不曾灑出一滴水來。
我很羞愧,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已然忘記“粒粒皆辛苦”的含意,無法識別田間麥子和稻子。農家人經營著自己的一片土地,經營著自己作物,他們從春天的忙碌到秋天的收獲,比我們更懂得珍惜,更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而城里人比較喜歡投機取巧,喜歡運用“杠桿原理”,用一點點付出換取巨大的回報,不愿踐行腳踏實地。我們應該向勤勞的農民學習,每天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收獲美好的果實,才會珍惜收獲的果實。(唐娜)
上一條:隨筆:窗臺觀賞植物有感
下一條:寓言:夏普復印機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