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滋潤生命之花的陽光雨露。
對于個人來講,安全是“1”,事業、愛情、家庭都是“1”后面的“0”,一旦沒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 就失去了存在價值。這則比喻通俗而又深刻地詮釋了“安全第一”的理念。
對于企業而言,安全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安全和高效是衡量一個現代企業最基本的標準。沒有安全,企業的質量、效益、信譽就變得毫無意義。
細節是一個整體中極為細小的組成部分,或一個系統中極易被人們忽略的環節。安全源于細節控制, 來自于對生產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尊重科學,關注細節,做好細節是安全的根本保證,安全生產就是細節管理,沒有嚴謹的細節管理,安全生產就沒有保障。著名的美國杜邦公司207年以來之所以能夠基業常青,之所以能夠被人稱為全球“最安全的公司”,就在于其非常重視安全細節管理,把“細節決定安全”做到了極致。公司召開任何會議都有一個慣例,主持人必須首先向與會者介紹安全出口,公司還規定,上下樓梯必須扶扶手,鉛筆芯必須朝下插于筆筒內,喝水時手里不許把玩東西,這些好像是小題大作。但正是一個個小小的細節,使這家公司一直保持驕人的安全紀錄,造就了“讓員工在工作現場比在家里安全十倍”的神話。
幾乎每天都能從各種媒體看或聽到各類安全事故。一個個慘痛的教訓,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就像一把鋒利無比的劍,深深地刺痛每一個人的心靈。在事故原因中我們總能看到很多不起眼的小隱患,正因為細小,很容易忽視、麻痹,從而釀成通天大禍。安全的敵人是麻痹和僥幸。2004年2月15日星期日11時,吉林市中百商廈突然濃煙滾滾,發生了特大惡性火災事故,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26萬余元。國務院調查組認定火災起因是一個扔在倉庫里的小小煙頭。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杭州東項目部借全國第十一個“安全生產月”東風,充分利用標語、板報、網絡和開會、班前點名形式,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月”,全面查找施工現場及生活、辦公場所存在的各類隱患,有針對性開展應急救援預案培訓、演練和評估。隨著梅雨季節到來,組織專項安全大檢查,確定重中之重是用電安全。檢查中發現的亂拉電線、劣質插座等安全隱患,限期整改閉合。還利用施工空隙組織安全教育、培訓及考試,切實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安全,我們必須一萬次提高警惕,一萬次不遺余力,把歲月的每時每刻打造成巍巍長堤,將生命的每分每秒熔鑄為銅墻鐵壁。
安全,連著我和你。安全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大家的心中。 (唐珍宏
下一條:言論:不要養成辦事拖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