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前看過一部古裝電視劇,內容大概講的是一個窮書生上京拜師學藝的故事。
書生只身來到京城,投奔到一戶有錢的親戚家落腳,準備休息一晚,第二天便去跟知名的老師拜師學藝。親戚得知他此番來意后,送來了綾羅綢緞讓他換上,說京城此地比不得鄉下,這里拜師的子弟都是有錢有臉的達官貴人,你若穿的破破爛爛的,肯定比不過他們,老師未必會收你為徒。在親戚的再三勸告下,書生換上了從未穿戴過的華麗衣冠,第二天一早便趕去老師那去拜師?,F場確實來了好多富家子弟,個個都趾高氣昂,胸有成竹的樣。一個個都拜完師了,輪到這位書生了,老師打量了一下他的穿戴,覺得和那些同來拜師的公子哥沒什么兩樣。書生還沒開口,老師便覺得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徒兒之選,看來這位老師并不喜歡華而不實之人。書生焦急的懇請老師再給他次機會,便上前懇求。就在這時,老師突然眼睛一亮,像發現了寶貝似的,盯著窮書生的腳看了許久。沒想到一身綾羅綢緞之人,腳上竟穿了雙縫了補丁的襪子,而且補丁還外穿,老師覺得有意思,便細問書生。這時書生的回答更是讓在座的每一位都為之肅靜,書生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沒錯,襪子都有正反兩面,正面穿在外面,光滑美觀,反面粗糙難看,藏在里面。而他卻偏偏反著穿,他寧可讓別人看著不舒服,也不能讓自己的腳受罪!老師覺得這個書生是可造之材,便收了他為徒。
看完此片段,我陷入了深深地反思中,在當今社會有幾個能做到如此坦蕩之人,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堅持著自己認為對的觀點??墒鞘郎系暮枚嗳藷o論做什么事,都喜歡圖慕虛榮,不顧實際效果??膳碌氖?,他們竟把這種圖慕虛榮的行為視為正確的,作為他們行事的原則。他們癡迷于對他人的過度關注,別人吃什么,穿什么,稍有和常理不統一,他們便會品頭論足,指指點點。其實,大千世界哪有那么多的相同之處,人各有異,只有求大同存小異才能和諧共處。脫掉虛偽的外殼,換上真誠的外衣,帶上一顆坦蕩的心,在自我正確的道路上,大步向前邁。試著放下那些生活的框架,追求本真的自我,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別有一番天地。
不要太看重別人的眼光,而只顧著追求光鮮亮麗。殊不知,穿了不合腳的鞋子,腳上磨破了皮,痛苦只能自己受,外表的光鮮不代表內心的美麗,只看重目標而錯失了多少沿路的風景......
現在慢慢明白了這個道理:鞋子,舒服就好;生活,隨心就好;工作,盡力就好。(欒靜萍)
稿件錄入:南昌地鐵2號線 責任編輯:邵軍體
上一條:致朔黃線上的火車司機們
下一條: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