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時下的人們對日常飲食的要求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相當一部分人開始對日常三餐變得講究起來了,不再是一味的追求那些山珍海味和大魚大肉,開始喜歡多吃一些各種類型的綠色食品,這樣以前那些根本不能上桌的各種野菜成為日常食材的首選,變得備受青睞起來。
說到野菜,對于我們這些年齡稍大一點的人來說,大都是兒時的記憶。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還是供給制,糧食定量供應根本不夠吃,小時候家里生活特別的困難,每天只要能吃飽飯、不餓肚子就非常不錯了,平時根本見不到什么犖腥菜,偶爾改善伙食,也大多是星期天不上學到小河邊釣些小魚,或是下河或小水塘里摸些螺絲蚌殼回來做的吃,味道也想不起好不好但至今難忘。小時候對野菜的記憶,多是偶爾到野地里去采的一些酸味特別的野莧菜和現在常用來包餃子的薺菜之類的野菜,由于食用油供應緊張,通常是野菜采摘回來,家中大人收拾干凈后大多是用開水燙一下涼拌或上火炒一下,也不加什么佐料,所以根本不覺得野菜有什么好吃。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從皖贛線參加工作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其間的工作調動先后到過很多地方,這期間我好像對野菜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直到2010年修建集包鐵路,才重新恢復對野菜的認知,記得當時項目部鋪架基地的駐地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邊,在完成一天緊張工作后,吃過晚飯我常常便會和工友到駐場附近的田間地頭散步,記得好似閑不經意間說起野菜來,工友說這里就有野菜叫香菊、還有苦菊都特別好找,當即他就挖了一棵香菊指給我看,就記得他挖的那個香菊有點老,葉子也有點硬,想不起當時是于一種什么樣的心理,我們當時也不散步了,蹲下身來就采摘了一捧香菊回到駐地,按照工友的指點收拾干凈后,生吃時嘴里有點淡淡的苦味兒,沾上甜面醬吃就好多了。后來工友還教我認識了另外一些野菜如馬蘭頭和蒲公英。一段時間里時,我常會采些這野菜來調劑口味,當時就是覺得各種野菜長在野地里,不施農藥也不打化肥的,干凈環保特別放心。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這么多年過去了,現在八分公司黔張常項目部設在湖南張家界永定區沙堤鄉,租賃氽水溪村距離西站不遠靠路邊一棟四層住宅樓,平時辦公加住宿,干部員工全部在一樓伙食團就餐,客觀的說伙食團伙食還算不錯,雞鴨魚肉各類犖菜隔天就能吃到,基本上每餐都有一或兩個硬菜,犖素搭配,生活標準不算高。在駐地四周邊都是些小山包兒,時值春季,平時出門就只能在山間小道上走走,在出門散步時大家興趣來了會發現些山里長著的魚腥草、苦菜和野蔥等難得見到的野菜,特別是下雨后路邊草地上還能見到黑色的地皮兒,很是難得。于是一起采摘回來,做些涼拌小吃改善伙食,特別受歡迎。雖然多次在駐地四周山地里轉悠,也沒有發現龍爪菜,也就是厥菜,多少有那么一點點的遺憾吧。
說句心里話吧,把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過去相比,是好得不知有多少了,大家對日常生活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其實我倒覺得,到野地采摘野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甚至會比享用新鮮野菜更有意思,有時我會想,各種野菜所具有的未必不是喚醒我們兒時記憶的引子,時不時的品嘗各類野菜,讓特別的酸味或是淡淡的苦味在口腔擴散,提醒自己更加珍惜眼下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
上一條:大師走了:霍金
下一條:留下生命中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