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國務院安委會、應急管理部發布的《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中,正式公布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通知中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組織學習宣傳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深刻領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的重要意義。督促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自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貫穿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切實擔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
作為安全生產責任主體,企業該如何將要求落到實處?
做到有責,做到職責明確,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崗位人員均要有明確的安全生產職責。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在法律層面明確“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不僅僅是某個部門的事、不僅僅是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事,而是全員的事。要把《安全生產法》的規定融入崗位職責,不斷健全涵蓋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安全發展問題,提升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明晰分解組織指揮系統、技術保障系統、資源配置系統、安質監督系統“管”“監”兩個責任,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專業管理、專職監督,實現綜合管理、共同發力、形成合力。
做到知責,通過教育培訓使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崗位人員,牢樹安全紅線意識,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安全生產職責。企業各層級要利用安全例會、學習會等經常性、系統性宣傳貫徹,通過領導干部帶頭講、安管人員深入講、一線員工互動講,把習總書記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業重要規章制度納入必學內容。單位負責人要牢記“三管三必須”要求,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形,把《安全生產法》賦予的安全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里、落在實處。
做到盡責,要引導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崗位人員均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對于單位,主要負責人就是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部門,部門負責人就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于班組,班組長就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個人來說,自己就是自己安全第一責任人。落實好領導負責制,形成“一把手”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負具體的領導責任的工作格局。實行部門分管負責制,加強專業指導、技術管理和技術監督。實行崗位專業負責制,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過程的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環節。
做到問責,注重檢查督促,建立獎懲機制,定期檢查,問責不留情、不手軟。要保證安全責任落實,就要突出安全工作的嚴肅性、管理者的權威性和落地有聲的果斷性。必須落實安全生產的監督和檢查工作,把安全檢查、監督制度納入安全工作慣例。同時建立全員性的安全監督網絡,人人成為安全工作的監督員。認真開展安全檢查和治理整頓,領導干部要切實轉變作風,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扎實工作、超前防范,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安全檢查發現的重大問題和隱患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各級監管人員要敢作為、善作為,以鐵的規定、鐵的信念、鐵的原則、鐵的手腕、鐵的作風抓監督、抓檢查,必須抓鐵有痕,樹立理直氣壯的斗爭精神。
安全生產是一門系統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是企業生產經營永恒的主題,也是我們永遠的責任。我們每個人只有強化安全意識,立足崗位,更加自覺地認識自己所肩負的安全責任,更加自覺地從細節入手履行自己應盡的安全責任,更加自覺地把落實安全責任作為熱愛企業、忠于企業的定律,以個人盡責促進團隊盡責,以團隊盡責共筑企業平安屏障,營造一個安全的生產經營環境,保障企業平安、和諧。
上一條:運輸工程段舉行安全生產月宣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