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集通項目部黨工委書記、工會主席周峰從大板攪拌站檢查工作回到巴林左旗項目部駐地激動地說:周華橋今年到工地后,就一直沒有回家,家中女兒生孩子沒有回、老岳父因病去逝也沒有回,華橋同志真是一心撲在工作上,項目部有這樣一名老職工為了企業利益,而放棄自己利益的選擇,真是令人感動??!
該項目部承擔集(寧)通(遼)鐵路復線JTZQ-2標全線162公里的軌道工程,點多線長、任務重、難度大、困難多。圍繞今年的年度奮斗目標,項目部先后組織共產黨員團結和帶領全體員工開展了“集通復線黨旗紅,安全優質立新功”、“黨員先鋒崗”、“百日安全質量無事故”、“大干三季度”等活動,活動中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人物,周華橋就是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優秀代表。
周華橋今年53歲了,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參加過皖贛、阜淮、沙大、大京九 、宣杭、朔黃、渝懷、宜萬、敦煌、集張、大京九、安哥拉等工程項目的建設,曾先后獲得過局“京九功臣”,八公司“十佳青年”、安哥拉項目部“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13年6月調集通項目部工作,現任項目部攪拌站站長,2015年7月被評為項目部的優秀共產黨員。
該同志自擔任集通項目部攪拌站站長工作以來,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誠懇待人,團結協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職工群眾中樹立起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形象,被職工們群眾稱贊是一名愛崗敬業的老站長。
今年四月集通鐵路復線工程冬休復工后,周華橋是第一個到達攪拌站工地的,面對技術人員少、管理工作多,生產任務重等不利條件,他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組織現有員工迅速恢復生產,到目前為止,已累計生產砼4971立方米,他們生產的混凝土已為集通鐵路復線筑起了39座橋涵,項目部大干任務還沒有結束,后續的生產任務還很嚴峻。
今年 6月9日,周華橋的妻子打來電話說,女兒要生孩子了,讓他趕快回家,當時因為施工生產需要在他們攪拌站旁邊,項目部正在新建的一個橋梁場,所以沒有時間回家,他只好給愛人電話里說“等大干結束后再回家!”
今年8月3日,周華橋的妻子又打來電話說:老岳父因病去逝了!這次是因為橋梁場正在夜以繼日地生產橋梁,也是沒有時間回家,他只好又給妻子說:“還是等大干結束再回家吧!”
自今年六月份以來,周華橋負責的攪拌站和制梁場,已累計生產19.96m型號的橋梁14片。
每當項目部領導和職工們問周華橋家里有事怎么也不回家時,周華橋總是說:忠孝不能兩全。我沒有回家的選擇,主要考慮的是項目部還在大干,自己是一名黨員,我負責的工作還沒有做完,我這個崗位現在還沒有人能頂上,我要回家肯定會影響項目部的工作;雖然虧欠家里親人們的太多,對不起他們,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等項目部大干活動結束后,我一定回家,一定要為家里的親人們多做點事情,以彌補自己對親人們的虧欠!(付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