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門,果實掛滿了枝頭。鮮紅色的荔枝,金黃色的芒果,黃褐色的桂圓,暗黃色的黃皮等等,枝頭的果實無不讓人垂涎三尺,此時就連空氣中也彌漫著誘人的香氣。
獨自走在田間小路上,兩邊搖曳在風中的果樹,似乎要將豐收的喜悅傳遞給每位行人。經不住誘惑的我順手摘了幾顆荔枝,泛上鼻尖的桂花香,留在舌尖的潤滑與香甜,難怪荔枝從古至今深受世人喜愛,從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到北宋詩人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無論從那一方面描寫都使荔枝脫穎而出,進而展現在世人面前。如今隨著交通的發達,大江南北吃上新鮮的荔枝已不是什么難事,然而每每想到這里自己真是慚愧萬分……
每每想著等到這里水果成熟了往家里寄些,多少也是一點心意,然而每次卻被無所謂的理由放棄“現在交通方便了,超市里什么水果都有;快遞寄回家萬一壞了,豈不可惜;還是等到回家的時候帶一些吧,這一等就不了了之。想想自己上班已有七個年頭,現在能想起的卻只有剛上班那一年,回家的時候帶了一些當地特產,其余大多是回也匆匆、走也匆匆,空落落的背包里不知為何裝不下自己的一點心意?然而不管自己在塞北的邊陲小鎮,還是在江南的魚米之鄉;不論交通是否落后與便利。自己總能嘗到家鄉的水果,家鄉與家人久違的氣息彌漫在身邊,流淌在心里,從杏子到蘋果、柿子,每成熟一樣,家里就會寄出一樣。那一箱箱沉甸甸的快遞,或許是因為里面裝著母親對游子的牽掛與思念!難道母親不知道這里的超市有嗎?難道母親不知道寄出的水果可能會壞嗎?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而自己還要等下去嗎?